科学普及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科学普及
一起来了解核与辐射科普知识
文章来源: 国家核安全局
发布时间: 2025-03-04
字体: 【

辐射类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活动会接触放射性?

我们的很多活动都会接触放射性。例如:我们摄入空气、食物、水造成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1.5毫希沃特;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为0.01毫希沃特;每天抽20支烟,每年约为0.5~1.0毫希沃特;一次X光检查约为0.1毫希沃特等。

作用方式:放射性对人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按照放射性对人的作用方式,可以将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指的是辐射源位于人体外,产生的辐射对人形成照射。外照射情况下,穿透能力强的粒子如高能电子、X射线、γ射线、中子形成的危害较大。

内照射是由于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产生的射线直接对组织形成的照射。内照射情况下,短射程的粒子如α粒子、裂变碎片以及电子形成危害较大。

测量方式:个人受到辐射剂量的大小如何知晓?

对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包括热释光片、胶片及直读式个人剂量计等,其中热释光片和胶片需要送实验室用相关仪器测量,而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在现场可以直接读数。

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要采用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

体内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可以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计算确定内照射剂量,还可直接通过全身计数器来测定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


附件下载: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