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60Co时间校正示意图,可采集任一探测器与其他所有探测器的符合数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075267、12275291、12175265)资助下,中心研究团队在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60Co级联光子的晶体级时间校正技术及其在长轴动物PET系统中的应用》(Crystal-level timing calibration using cascaded photons of 60Co point source for long axial animal PET system)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医学与生物物理》(Physics in Medicine & Biology )。论文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361-6560/adabaf。
时间校正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系统性能优化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系统时间分辨率、偶然符合事件抑制能力及成像质量。当前主流技术依赖正电子源(如68Ge棒源)产生的湮灭光子对,需通过多角度旋转采集数据并迭代计算晶体间时间偏差,存在三大技术瓶颈:1、棒源长度及旋转半径需精确匹配设备参数,操作复杂;2、多位置数据采集导致校正流程耗时;3、迭代算法易引入累积误差,限制高精度时间分辨率(TOF-PET)的实现。
研究团队提出基于60Co级联光子的晶体级时间校正方法,突破传统技术局限。该技术利用60Co衰变过程中级联发射的1175 keV与1332 keV双光子(时间间隔0.7 ps,远低于PET系统百皮秒量级分辨率),实现全响应线时间偏差同步标定。创新性体现在:
1、流程简化 :单点源静态定位(系统中心)即可覆盖全部探测器符合事件,较传统方法数据采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2、误差消除 :直接解析晶体绝对时间偏差,避免迭代算法误差(<10 ps)与机械定位偏差(<0.1 mm);
3、普适性扩展 :除环状探测器系统外,该方法也适配平板型、头盔型等非对称PET架构,可为多模态设备校准提供通用解决方案。
基于自主研发的长轴动物PET系统(轴向213 mm),研究团队完成全晶体通道时间校正,利用团队研发的电子学系统和基于60Co级联光子的符合时间校正方法校正后,系统时间分辨率较校正前提升83%,偶然符合事件占比降低至18.5%。经校正前后大鼠脑部18F-FDG动态成像对比,校正后图像信噪比(SNR)提高35%,示踪剂代谢边界清晰度显著增强。
该研究成果通过蒙特卡罗模拟与实验双重验证,相关算法已集成至国产PET控制系统。该技术为新一代高性能TOF-PET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