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文化 > 创新案例
 
高能物理所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若干体会
2009-07-22|文章来源: |【
 

  制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个研究所的大事,对于像高能所这样基于大科学装置开展大科学研究的大所,工作部署和展开的周期长,调整不易,制订一个科学的规划则更为重要。

  高能所从她的前身算起,已经具有长远的历史。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使得高能所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但真正以长远的眼光,全面地考虑高能所的发展是在1998年之后。在此之前,对于高能所的发展战略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没有形成清晰的主流共识,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丧失了许多发展机遇。现在回过头来总结,这样一个时期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可喜的是,高能所上下一直没有停止对发展战略的思考,并逐渐理清了思路。自1998年院党组组织对高能所发展战略的院士咨询,到2000年院党组向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提交并得到原则同意的《关于我国高能物理和先进加速器发展目标的汇报》,直至2001年高能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高能所形成了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而且切实地加以贯彻实施,使高能所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实践使我们切身体会到规划工作的重要性。2003年以来,高能所开始制订新的发展规划,成立了规划工作组;组织了大量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研讨会;所学术委员会及其三个分委员会反复对这些研讨会中科技人员发表的意见进行梳理,提出了规划建议;规划工作组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已有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在未来15年中将高能所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化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型国家实验室。

  所谓“多学科”是指,粒子物理,加速器技术、粒子及射线探测技术和核分析技术,以及突出这些技术的特色和优势的交叉学科。所谓“综合性”是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发、大科学装置建设及运行。由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全球化特征,特别是大科学研究在科学目标的确定、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共享、科学活动的协作、人员和信息的交流等方面更具有更为强烈的全球化特征,我们把“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因其如此,高能所必须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也没有发展的空间。

  根据上述发展战略,我们确定了6个战略重点,即:

  1.保持和发展在τ-粲物理研究中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在高能物理的其它领域(利用宇宙实验和非加速器实验开展粒子物理研究)取得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

  2.大力发展加速器技术和粒子及射线探测技术;

  3.为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多学科实验平台的建设做出战略性的贡献;

  4.为国家战略能源技术和其他战略高技术的发展做出前瞻性贡献;

  5.积极稳妥地发展交叉学科研究;

  6.开展加速器技术和粒子及射线探测技术的应用研发及产业转化。

  根据以上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以“三性一攀登”的标准为指导,规划了11项重大科学项目、重大科学装置和重大技术。

  1.BEPCII工程和τ- 粲物理研究;

  2.大型加速器和高能物理实验的国际合作;

  3.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微子振荡实验和国家地下实验室建设;

  4.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和探月项目;

  5.羊八井宇宙线国际观测站;

  6.强流质子加速器—洁净核能源关键技术研究;

  7.BSRF及同步辐射的未来发展,核分析技术的发展;

  8.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关键技术研究及装置的建设;

  9.散裂中子源关键技术研究及装置的建设;

  10.具有特色的交叉学科的发展,包括纳米结构表征、结构生物学、环境科学、纳米生物学、医学成像;

  11.加速器技术和粒子及射线技术的应用关键技术及集成研发。

  实现和部署上述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发展思路是:高水平地完成已有的项目,发展已有的领域,巩固已有的基础;积极稳妥地部署前瞻项目,启动前期研究;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当前、近期、中长期,科学安排,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以上科技发展目标,同时制订了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研究了结构调整的思路。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以科学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为指导,制订目标高远、积极进取的规划

  我所的许多同志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宏伟目标,以及党和政府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强决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对全国科技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现有的条件和现有的学科布局来考虑问题,而应该制订一个目标高远、积极进取的规划。

  中央关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科学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是我们制订规划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全所反复宣传,要站在国家的高度来制定高能所的发展规划,而不能从一个单位和个人的狭隘角度来考虑问题。

  粒子物理的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是高能所的主要研究领域,属于基础研究,其中的实验研究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国家经济还处在欠发达的时期,国家以较大的投入在高能所建设了实验研究基地,高能所在这个领域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对于这样一种投入较大的基础研究,高能所要不要进一步发展,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我们认识到,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求。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确立了科学现代化的目标,应该对人类科学文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就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精神和振奋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能所身在其中,应该把发展这方面的研究作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在明确这一认识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克服脱离实际的倾向。

  作为基础研究的粒子物理的实验不同于其它许多基础研究,高能所也不同于其它许多基础研究所。主要是为了支撑粒子物理实验研究,高能所的加速器技术和粒子及射线探测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成为我国在这些技术领域里代表性的研究机构之一,所以高能所又是一个高技术型的研究所。这些技术对于建设支撑多学科发展的大型实验装置、发展新型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是战略性、基础性高技术。我们切身地体会到国家以那么大的投入支持粒子物理基础研究之不易,深深地认识到将这些技术辐射到其它领域,满足国家更多的战略需求是我们的责任。进入知识创新试点以来,高能所已经大大加强了这方面的部署,在此次制订规划的过程中,则把它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部署的11个重大项目中,这些领域的项目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四、将国家需求、科学发展规律和自身发展需求三者紧密结合制订规划

  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核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和国际上相关研究机构发展历程,特别是现代这些发展中出现的新态势的研究,认识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并结合我国和高能所的实际,思考高能所的发展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批高水平的大型科研基地体现的。这些科研基地的基本特点是科研力量集中,承担重大研究任务的能力强;学科多样,发展新型、边缘科学和突破重大新技术的能力强。这些大型研究基地都拥有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甚至大科学装置群,作为支撑其强大研究能力的基本条件。由于加速器技术和粒子及射线探测技术是建设许多这种科学装置的核心技术,许多这样的研究机构都是由核科学研究机构发展而来。国际上许多重要的核研究机构将其研究领域纵向延伸,横向扩充,成为多学科、综合性大型研究机构,这反映了核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受国家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和自身发展的主观愿望驱动。中国欲成为科技强国,应该建设这样的科研基地。高能所具有条件和基础发展成为这样的研究基地,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自身长期持续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关于交叉学科的发展,我们反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这个问题对于高能所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课题。高能所在同步辐射和核分析技术发展上卓有成就,为我国许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条件,同时自己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近几年,随着相关研究设施和实验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高能所已经在一些研究领域里取得不俗的进展。但总体说来,这些研究还是处于“某某技术及其应用”的层面,研究较为分散、缺乏长远发展目标。我们在研究国际上重要核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经验的过程中,着重研究了其交叉学科的发展情况,包括目前的状况、发展历程和推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某某技术及其应用”加以提升,从学科建设的层面考虑我所交叉学科的发展,并根据科学意义是否重大、有无发展空间、有无研究条件的优势和研究特色,以及有无发展基础四个条件凝练了重点发展的领域。高能所发展交叉学科研究,符合科学院加强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研究的精神,对我院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规划中,我们也强调了要有别于各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突出有限目标,突出研究特色的思想;强调了不能削弱实验设施的发展、实验技术和方法学发展这一立命之本;强调了不能削弱作为科学平台对全国科学界的支撑作用。

  对每一个领域的规划,我们也注重对该学科发展规律和发展态势的研究,以高度开放的思维来思考科学的发展。以粒子物理研究为例。基于加速器的粒子物理研究已经走过了较长的历程,大大丰富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随着研究的进展,实验设施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种发展态势,一是大型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建设实验设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式;一是非加速器实验研究迅速发展。这当中,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作为宏观宇宙研究和基本粒子研究的融合点,产生了许多新的生长点。在二期知识创新试点中,我们已注意到这些发展态势,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在关于粒子物理研究的未来规划中,我们一方面把基于BEPCII的τ-粲物理研究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并且决定在开展此研究的过程中,研究BEPCII之后建造新的实验装置的科学目标和装置可能的选择。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强了对非加速器物理实验和粒子天体物理研究项目的部署。在所有这些部署中,都把国际合作,特别是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时还考虑了参加大型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我院在两期知识创新试点的基础上,提出跨越创新,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以创新能力建设作为第三期试点的主要目标。据此提出了加强基地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加强集成创新等一系列重要举措。高能所制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三期知识创新试点计划的工作已接近尾声。我们将结合科学院的发展规划和知识创新三期试点的部署,进一步细化高能所的发展规划和三期试点计划,将其有机地纳入科学院的规划中。

  (阎永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402500050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