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英文名称: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 

  

  一、学科概况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1983年开始在粒子物理和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下,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从1989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于2008年成功地获得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的授予权。高能所有80余人从事北京正负对撞机等大型实验项目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线数据获取、离线的计算机软件,以及大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与运行等工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在承担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中国散裂中子源、高海拔宇宙线实验、中微子实验、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以及其他国际合作等大型项目。这些大科学设施对计算机控制、数据获取与在线数据处理、离线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以及数据模拟与处理软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此外,高能所依托大科学装置计算技术需要的基础上,也力图在通用的数据密集型计算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化,以及网络安全及防护等领域发掘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高能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依托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大科学工程,针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空间硬X射线望远镜/宇宙线实验/中微子实验等大科学工程和实验的需求,产生了大科学装置控制系统的规模大、复杂性和控制精度高,高速的数据获取,应用软件及离线数据处理环境等计算技术需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置以下方向:

    1. 先进的网络及数据共享技术,网络安全:依托本所承担的众多大科学装置工程,高能物理对计算科学提出许多挑战,如大型科研设备的自动控制、高速数据的获取与过滤,PB甚至EB量级的数据传输、存储与处理计算,以及需要建立在互联网尺度的计算系统进行处理挖掘,大型的科学软件等。高能物理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大科学特征,通常由许多成员单位参加,甚至由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几千名物理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物理支持这种大型高能物理实验的研究工作,需要借助各类互联网的服务支持,研究海量数据的传输、共享,高性能网络及网络安全。因此,针对高能物理应用的特定需求,设立本研究方向以服务于大科学合作研究。在当今科技竞争异常激烈的信息化时代,本研究方向致力培养具有宽广的计算机知识、拥有广泛的研究能力和高级计算机技术等人才,将对未来所从事的领域做出引领性的贡献。

    2. 数据科学、先进计算技术及系统架构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多项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及科研工程任务,随着测量精度的日益提高,未来将产生EB量级的大数据,为了满足未来的应用需求。本研究方向将致力开发利用最新的计算技术和系统架构,构架高效能的计算平台,发展新型的数据组织、处理和挖掘技术。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专业培养对象是学术型硕士、博士研究生,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训练,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掌握一种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技术。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使硕士、博士研究生通过3-6年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大型高能加速器、大型谱仪探测器及其控制系统和各个具体实验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及安全防护技术,高能物理数据处理特点,掌握并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适应于这些大型科学装置需要的新型系统。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能够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