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包括原子核和周围的电子。电子很轻,带负电,原子核较重,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左图)用数学方法描述电子运动规律时,发现电子的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的。狄拉克猜想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常的”带正电荷的电子,他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
1930年,旅美中国物理学家赵忠尧(右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生。他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为“硬γ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系数”。在研究过程中,赵忠尧发现了γ射线通过重元素时的“反常吸收”现象,并发现强度各向同性、能量在0.5兆电子伏左右(相当于电子的质量)的γ射线辐射,他称之为“特殊辐射”。但当时赵忠尧不知道狄拉克预言正电子存在的理论。
与赵忠尧同时在加洲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1905-1991)(左图)对赵忠尧的实验结果很感兴趣,两人在讨论中谈到应在研究宇宙射线的云室中做一做这个实验。但可惜这个想法未能实现赵忠尧便回国了。
1932年,安德森用威尔逊云室研究宇宙射线,他将云室置入一个强磁场,然后仔细分析通过云室的宇宙微粒运动的轨迹图片。在一幅显示宇宙射线径迹的照片上,安德逊注意到一种新粒子的迹象,他认为“只有假定存在带正电荷且质量与电子同数量级的粒子才能说明这个径迹”,以后他又发现了多条显示这种粒子的径迹。更精确研究表明,这种粒子的质量、寿命、自旋与电子完全相同,其它物理量符号相反,这与狄拉克对自然界存在带正电荷的电子的预言一致,安德森把它称为正电子。由于这一重要发现,安德森荣获了1936年的诺贝耳物理学奖。
正电子不能长久存在,它刚出现不久就会与邻近的电子碰撞,从而结合成光子,这就是“湮灭”现象。实际上赵忠尧是世界上观察到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灭现象、给出正负电子对湮灭后光子能量正确结果的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