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详细情况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激光脉冲射入到超声气体喷嘴后,激光脉冲通过,同时将气体变为等离子体,并产生高速传播的电子压缩波(等离子体波)。等离子体波俘获的负电子被推向前和加速,作为电子束放射出来(见图1)。
图1-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简图和加速原理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很难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获得单能电子束,原因是加速能量取决于“冲浪”时间的选择,或单个电子在等离子体波斜坡的位置而改变和输出的束流由若干能谱的叠加构成。
在现在进行的研究中,单能束流的成功产生是因为2 太瓦的激光脉冲辐照电子密度比以前工作中用的高出一个数量级的(即1020电子/ 厘米3,相当于室温时大约10个以下大气压的空气密度)等离子体50飞秒。单能电子束从长约0.5毫米的等离子体获得。还发现单能电子束具有7 MeV 的能量(图2),只有当等离子体的信号被认出后才有这样的能量。
图2-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在加速实验中得到的电子束能谱
图3-等离子体的前向散射光光谱。约为1040毫微米的峰代表通过
等离子体波调制产生的一个分量。该分量只有在单能电子束加速时才出现。
由于利用能够产生单能电子束的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容易提供高质量的高能电子束,所以美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研发竞赛。2004年9月3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了英国、美国和法国等三个研究小组的论文(Letters, pp 535,538,541)。这三个研究小组均利用超短和超强激光来在等离子体中生成极端电场,从而获得了高质量电子束。
此期《自然》封面的模拟图(右图)(来自美国的Geddes等人)所示为由一个激光脉冲的辐射压力驱动的一个等离子体密度变化,这个激光脉冲是由一个预先形成的等离子体通道引导的。该脉冲方向向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密度。与密度变化相关的是一个电场,它的运动就像一个快艇后面形成的浪花轨迹一样。该电场比一个传统射频加速器中的电场要强数千倍。
1.安装在实验室里的强流激光器在高重复率的情况下,聚焦的流强能达到1019 W cm-2以上。这样的激光器能够产生高能电子、质子和g射线束流。当激光脉冲通过等离子体传播,或通过激光场和等离子体中的电子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时,通过破坏激光脉冲之后产生的大振幅相对论等离子体波产生相对论电子。但以前激光等离子体实验产生的电子束有很大的能散度,从而在潜在的应用中限制了对它们的利用。
英国三所大学和一所美国大学组成的合作组对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子束进行的高分辨率能量测量结果表明,在特殊等离子体条件下,可以产生低发散度和小能散度(小于3%)的相对论电子束。单能特征正好就在破坏等离子体波所需的阈值之上在等离子体密度的电子能谱中被观测到。虽然观测到束流能量从注入一个脉冲到注入另一个脉冲有所不同,但在电子谱中看到它们是一致的。如果能够解决能量的重复产生能力,那么就可以产生能量可调的超短单能电子束团,从而极有希望将来研制出“桌式”粒子加速器。
详见“Monoenergetic beams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from intens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s”
http://www.ee.ucla.edu/faculty/papers/mori_nature-sept04.pdf
2.四所美国大学/研究机构和一所荷兰大学组成的合作组示范了一台激光加速器,它产生的电子束能散度为几个百分点,发射度低,能量提高(109个电子,80 MeV 以上)。他们的技术涉及使用预先形成的等离子体密度通道引导相对论性地强流激光器,因而产生更长的传播距离。示范的结果为紧凑型和可调高亮度的电子和辐射源开辟了道路。
详见“High-quality electron beams from a 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or using plasma-channel guiding”
http://www.sc.doe.gov/ascr/nature02900.pdf
3.两个法国研究机构和一个德国研究机构组成的合作组从超强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实验中获得了高质量的电子束。粒子加速器用于广泛的领域,从医学到生物学到高能物理。常规加速器中的加速场限制在几十个MeV m-1,原因是结构壁上的材料被击穿。因此,产生高能粒子束流通常需要大型加速器和昂贵的基础设施。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因能够维持大的电场(>100 GeV m-1)而被作为下一代紧凑型的加速器提了出来,但难于将它们有效地用于应用,原因是相位空间中的电子随机化。该合作组展示了此随机化可以抑制,电子束的质量可戏剧性地提高。在3 毫米的长度内,激光器驱动俘获和加速等离子体电子的等离子体泡。所产生的电子束准直得非常棒,在170 MeV时准单能电荷高达0.5纳库。
详见“A laser-plasma accelerator producing monoenergetic electron beams”
http://www.infn.it/phin/papers/CARE-Pub-04-002.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