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园地 > 粒子物理 > 神秘的粒子物理 > 粒子物理的发展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发现质子
2010-09-09 |文章来源: | 浏览次数:  |

    带正电的原子核是否有内部结构呢?
  1914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射线——阿尔法粒子(α)轰击氢原子(左图)。氢原子的半径约为10-8厘米,它的原子核半径约为10-12厘米,只是原子大小的万分之一。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的束缚能E ~ 13电子伏(eV),远小于电子质量 me ~ 0.5x106eV。实验结果表明:氢原子的电子被打掉后变成了带正电的阳离子,实际上就是氢的原子核。卢瑟福推测,它就是以前发现的与阴极射线相对的阳极射线,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它命名为质子。
  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后的阿尔法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发现有质子从氮原子核中被打出,而氮原子也变成了氧原子。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 ihep@ihe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