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看点  
  科普报告  
  2014-05-09 | 文章来源: | 浏览次数:  
 
 
 
 

  1、8:50-9:20“上帝粒子”希格斯(邢志忠 研究员) 

    报告下载:点击下载    直播视频回放:点击这里

  报告简介:

  2012年7月4日,经过物理学家30多年的苦苦寻找,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被发现了。这一消息立即成为报纸和电视的头版头条新闻。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有“上帝粒子”之称。希格斯玻色子在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希格斯场的存在,而希格斯场是一种原本不可见的、遍及整个宇宙的能量场,假如没有它,那么组成你、我和整个可观测宇宙的基本粒子就不会有质量。

  报告人介绍: 

  邢志忠,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物理系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与研究助理,2001年回国,现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基本粒子物理学理论

  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多年来从事中微子物理学与重味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在国际重要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并出版英文专著《Neutrinos in Particle Physics、Astronomy and Cosmology》(Springer-Verlag, 2011),论文总引用率超过了6000次。1996年与H. Fritzsch合作提出轻子味混合的“民主”模式,在国际上率先指出轻子混合可以含有两个大角和一个小角,突破了轻子混合应与夸克混合相似的传统观念;2002年独立提出中微子的“近似三双最大”混合模式,有关思想引领了中微子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单篇论文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在内的国际同行超过410次的引用,并获得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应邀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第34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ICHEP2008)上做中微子理论的大会综述报告,成为迄今为止唯一在该国际顶级系列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的国内理论家。

  2、9:50-10:20 BESIII发现新粒子——是“八腿马”还是“鸭嘴兽”?(张景芝 研究员) 

    报告下载:点击下载    直播视频回放:点击这里

  报告简介: 

  在粒子的“动物园”里,通常我们看到的都是2-夸克的介子或3-夸克的重子。最近BESIII国际合作组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一种由四个以上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Zc(3900)。这就好像你突然遇到了一头八腿马,或者是一只鸭嘴兽。如果确认Zc(3900)是四夸克粒子,粒子“动物园”里就要加入新成员,夸克物质的研究需要扩展到新的领域。

 

  图: Zc(3900)

  报告人介绍: 

  张景芝,2003年毕业于日本筑波大学理工学研究科。先后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美国明内苏达大学做博士后。200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2011晋升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粒子实验物理

  主要工作与成果:

  多年来从事对撞机上的粒子实验物理的研究,先后参加了日本的B物理实验,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CMS实验以及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III实验。在BESIII实验,主要研究(类)粲夸克偶素物理。利用大量的psi(2S)数据,精确地测量了etac的质量和宽度。 现在我们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首次对4.0GeV以上能区的类粲偶素—XYZ粒子进行研究。 观测到了带电的新共振结构 Zc(3900),这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奇异强子。此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2014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版权所有
本页面由高能所所办公室制作维护
地址: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
Email:ihep@ihe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