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胡红波 研究员
时 间:10:10-10:30
地 点:高能所玉泉路园区 报告厅一层会议室
1912年,宇宙线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于高空气球实验中发现。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还发现许多“基本粒子”,为粒子物理学发展发挥了先驱性的作用。宇宙线是由宇宙加速器所产生的高能粒子,99%的宇宙线是原子核,1%是电子,还有少量的伽玛、中微子和反物质粒子。宇宙线粒子的能量分布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小至一个质子的静止能量,大至一个铅球从手里落地时的动能。宇宙线的流强随能量快速下降,在能量变大11个数量级的情况下,流强则下降了30个数量级。由于空间实验的探测面积有限,只能探测能量位于前面5-6个数量级内的宇宙线,能量位于后面5-6个数量级内的高能宇宙线只能通过地面实验进行观测。大气层对宇宙线具有吸收作用,而高海拔处的大气稀薄,对宇宙线吸收少,有利于提高观测效率和精度。中国具有天然的高海拔地利优势,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物理学家在海拔3000多米的云南落雪山开始高海拔宇宙线实验,培养了我国的宇宙线和高能物理研究队伍。上世纪80年代末又转战至西藏羊八井,在海拔4270米处建成了国际著名的观测站。羊八井观测站先后建成了中日合作的取样型闪烁体阵列和中意地毯式全覆盖阻性板阵列,后来还在此开展了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地下缪子探测器、芯探测器等预先研究。这两大实验在宇宙线能谱、各向异性、伽玛天文观测以及与太阳物理和大气物理的交叉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进入21世纪后,我国科学家提出了把类似于羊八井的三种实验装置以几十倍的规模,建设在四川稻城海拔4400米的高山上,即目前正在兴建的平方公里规模的LHAASO实验。LHAASO实验的灵敏度将比羊八井实验提高几十倍,预计将为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研究,为新物理学规律的研究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报告人简介:
胡红波,1985 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91 年获博士学位。2000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现为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曾任国际纯物理和应用物理学会(IUPAP)宇宙线分委员会(C4)委员。先后参加CERN的ALEPH和美国SLAC 的BaBar 实验,西藏羊八井中日ASγ、中意ARGO 国际合作的宇宙线实验和LHAASO宇宙线实验。2006年带领中方团队以国际最高精度测量了银河系北天区宇宙线的各项异性分布,在Science上发表,被审稿人誉为该领域“里程碑”式的成果,评为2006 年度中国科学院十大创新成果。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