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启动实施之年,中科院举办“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希望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关心中国科技和中国科学院发展的科技、教育界人士,围绕“建言未来发展、分析当前态势、再现优良传统”这一主线,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共促中国科学院新时期的整体跨越发展。

  本次活动面向中科院在职职工、曾经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和学习过的院友,关注中国科技和中国科学院发展的海内外人士,以及青年学生等,均可围绕“国家的科学院,人民的科学家”这一主题投稿,内容需尊重事实、联系实际、言之有物,突出思想性、建设性和可读性。作品征集时间:2011年5月4日-8月20日。

  院网站征文活动专题详情:http://www.cas.cn/zhengwen/

  本次活动作为今年全院一项重要工作,现特面向全所职工征稿,如您有相关稿件,请投稿至info@ihep.ac.cn ,我所将组织定向统一报送,并视稿件情况予以一定奖励。如有问题可与所办公室联系,电话:5007。

 

   “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60篇作品入围(详细地址),我所张闯研究员作品《心中的科学院 心中的对撞机》已入围,欢迎大家踊跃投票支持,详情请访问:http://www.cas.cn/zhengwen/rwzp/201106/t20110610_77867.shtml

 

 

  我所参赛作品如下:

  作者:张闯   作品题目:《心中的科学院 心中的对撞机》   ※※阅读全文并投票请点击此处※※

  早在1956年,我国制定的科学发展12年远景规划中,就提出了建造一台能量为20亿电子伏特的电子同步加速器的方案,并派科学家参加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建立的前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合作研究。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被迫从联合所撤回,旋即决定建设我国自己的高能加速器。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给张文裕等科学家的信中提出:“这件事不能再延迟了。科学院必须把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抓起来,同时又要把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结合起来。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应该成为科学院要抓的主要项目之一。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应该成为科学院要抓的主要项目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973年在原子能研究所高能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科学家再一次集结起来,为建设我国高能物理实验基地继续努力。“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这一命题,使我的思绪不由得又回到那些光荣绽放的日子。……

  作者:邢志忠   作品题目:《我与中科院的那些事儿》   ※※阅读全文并投票请点击此处※※

  本科大四,我拿到了学校的推免研究生名额。当时有两个直接的选择:一是去中科院半导体所,因为我正在那里做本科毕业论文;二是留在北大物理系。我找黄昆先生的大弟子、半导体专家秦国刚教授谈了加入他的课题组的想法,秦教授表示欢迎,但同时告诉我另外一个同学也申请了他,叫我自己决定。从秦教授的办公室出来,正巧碰上物理系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老师,名字我已经记不住了。他告诉我,他的老同学吴丹迪副研究员希望从北大招个学生,问我愿不愿意去高能所面谈。那时我根本没听说过高能所,但觉得中科院这块牌子听起来不丢人,就答应了。从北大先坐公共汽车,再转地铁,折腾一个半小时才来到玉泉路的高能所。和吴老师面谈之后,感觉他老人家对我不是十分满意。临走的时候,他送我两本科普期刊,叫我回去看看,先了解一下高能物理的基本情况。……

  作者:高杰   作品题目:我心中的科学院,我心中的国家队   ※※阅读全文并投票请点击此处※※

  1978年夏的一天,父亲兴奋地从传达室取回了我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从这天起,我就像跳上了一条快速向前运行的传送带,身不由己地远离了高考前的时代。

  我在初中阶段热衷无线电(近视就是那时造成的),家里的无线电杂志都是全套的,梦想就是今后能在无线电厂工作,因为那里有示波器,有正品的元器件。文革在1976年终于结束了,经历过那种结束感的人知道那是种什么感觉。1977年我刚上高中,高考制度又恢复了,那股春风扑面的感觉到现在都使人记忆犹新,新的理想之路打开了,当兵、进工厂的理想被上大学所取代。为了使一些学生高一之后就能跳级参加高考,学校的老师想尽办法,使出了文革前的各种老招来教授那几个被精心选拔出来的学生苗子。……

本主页由高能所所办公室制作维护 IE7.0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