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逝世(北京日报)
来源:北京日报 刘欢

  6月20日7时39分,我国第一代女物理学家何泽慧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安详离世,享年97岁。

  何泽慧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尽管“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上面没有铭刻她的名字,却同样浸润了她的辛劳和汗水,被媒体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何泽慧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大学毕业后,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获得工程博士学位。1946年春天,她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以该实验为开端而引发的一系列研究及成果,深化了人们对于裂变现象的认识。

  1948年,何泽慧与丈夫钱三强双双回国,怀着民族自强自立的爱国主义情操,主持研制原子核乳胶,以惊人的速度取得成功,为配合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何泽慧还参与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

  认识何泽慧的人都知道,她个人生活极其简朴,平易谦虚,没有架子。直到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继续关心着我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她满腔热情地培养、爱护和保护年轻人,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为我国原子核科学和空间科学事业各个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

  科学界:沉痛哀悼老科学家

  昨天,得知恩师何泽慧先生离世的消息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惕碚第一时间赶到协和医院,见了何先生最后一面。当天,来自中科院办公厅、院士工作局、高能所等单位的人士纷纷到病房与老人告别。

  “她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面容安详,就像睡着了一样……”李惕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回去第一时间将何先生离世的消息用电子邮件群发给了所里的同事和清华大学的师生,几分钟内就收到了许多回复。其中清华大学一位教师在邮件中写道:惊闻噩耗,沉痛哀悼!先生已逝,风范长存!

  “你们可能很难理解何先生在我们这代人心中的位置。”正如李惕碚写于何泽慧先生95寿辰的《何先生的风格》中提到的:何先生禀承报效祖国、追求真理的初衷,热心扶持幼小的前沿交叉学科,挺身保护困境中的科研人员;如此地自然而然,对她而言,压力和风险似乎根本就不存在。

  追忆

  钱民协:妈妈,我来了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联系到何先生的女儿钱民协,当时,她刚刚安置好母亲的遗体。

  “今天一早母亲血压突降……”钱协民说,平时一直由她和弟弟轮流陪护母亲,当天刚好赶上学生有考试,她还没来得及去医院就接到了护工的电话。“现在想想也有征兆,母亲昨天白天身体情况一直很平稳,可到了晚上,只要稍微一挪动,就出现心律不齐……”

  钱协民赶到医院时,弟弟已经签了抢救同意书。一想到年事已高的母亲还要再经历一轮痛苦的创伤性抢救,钱协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颤抖着在“同意”两个字前面加上了一个“不”字。在母亲弥留之际,钱协民走上前,轻轻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我来了”。好像冥冥中与女儿心有灵犀,这时,老人的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

  亲手给老母亲换好了衣服,最后一次为她梳顺了头发……在回忆母亲离开后的场景时,钱协民几度哽咽失声,她不止一次地说道:“妈妈走得非常安详。”

(北京日报 2011年6月21日 记者 刘欢)

 
©2011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本页面由高能所所办公室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