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追思纪念
怀念恩师王焕玉先生
发布时间:2018-11-09 | 作者:吴峰

  合肥,寒冬,雨夜,和师弟静静坐于老师灵前,多少往事,仿佛都在昨天。

  相识

  初识王老师,也是在合肥,2007年春天的合肥。一封“闻闻科学味道”的邮件得到了老师的回复,于是在老师出差合肥时,还在上大三的我有幸第一次与老师相见,有了一辈子的师生之缘。高大英武,平易近人——这是王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一位已经满负荷工作一天的著名科学家与一个懵懂愣头青的我谈了两三个小时,是我的不知天高地厚遇上了老师的耐心包容。老师不会看不出我其实对“核电子学”还一知半解,老师也不会看不出我其实想套瓷表现,老师更不会看不出我其实还不懂他的专业……现在回想起来,老师不是不知疲惫,只是本性宽厚善良,呵护着一个毛头小子的那么一点科学热情,收下了我这么一个愚钝的学生。

  相知

  若不经历外面的风雨,难以体会老师的庇护。跟随老师学习之时,只看见老师的微笑,不能体会老师的压力;只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无奈。来到高能所,在老师带领下开发使用新的读出电子学ASIC,当时只知道这么一个点上事情的艰难,没有看到老师已经替我们扛下了多大的压力。忘不了在出差的飞机上,王老师扶着眼镜陪我研究芯片说明;忘不了在久无进展的调试现场,老师拿起电路板专注的神情;忘不了ASIC调试初见成效后,老师欣慰喜悦的表情;也忘不了在项目汇报会上由于我们进展缓慢,老师无奈化解尴尬的哈哈声……离开高能所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只看得见技术的些许困难;毕业离开老师的庇护之后,才知道军工航天项目真的计划大如天,才知道当年自己看见的技术难点原来不及外部真正压力困难的十分之一,才知道能够纯粹地搞科研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因为有老师遮风挡雨,我们才能轻松的领略科学与技术之美,才能有科学的浪漫主义情怀。

  追随老师多年,多次谈及《鲁迅全集》,谈及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谈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谈及诗词,谈及对近代历史的看法,谈及曾经风靡一时的《渴望》,也谈及老师与师母从科大到高能所的故事,学生得以领略老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受益良多。

  离别

  第一次离开老师,是在07年暑期实习结束后,老师

  以《匆匆》中的片段相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13年博士毕业,再次离开老师,地震卫星组聚会,老师放歌一首《好人一生平安》,“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2018年11月4日得知老师离开,悲从中来,6日晚下班途中听见此曲,泪如雨下……

  毕业后两次回所看望老师,老师倾听学生分享工作烦恼,生活琐事,每每皆给予学生建议与鼓励,老师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受用终生。

  昨夜梦中,仍见老师笑容,半夜梦醒,难以自已。

  今夜细雨未停,学生多想也能为老师遮风挡雨一次,浩瀚师恩,无以为报,老师一路走好。

 
Copyright:2018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本页面由高能所所办公室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