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氧化铜纳米颗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制

氧化铜纳米颗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制

时间:2018年06月20日 点击数: 出处: 编辑:

  农田土壤正逐渐成为金属类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主要沉积库。农作物对金属类纳米材料的吸收积累可能会污染食物链,并对人体健康构成难以预料的风险。然而,目前我们对较长时间内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的植物响应,以及CuO NPs在土壤-水稻系统中形态转化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一个研究组,对水稻全生命周期中CuO NPs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746日的《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该研究组发现淹水-落干过程急剧改变了CuO NPs的分子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 在水稻成熟期,1000 mg/kg CuO NPs处理导致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比未添加污染物的对照组显著降低了202.75 mV,但电导率增加了497.07 μS/cm。随着植物的生长,最高浓度CuO NPs处理组中土壤Cu元素生物有效性降低了69.84%但干湿交替后显著增加了165%。同时,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分析表明CuO和胡敏酸结合态Cu转化为Cu2S和针铁矿结合态CuCuO NPs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大于普通CuO颗粒,CuO NPs的添加导致谷粒鲜重显著降低至对照组的6.51%CuO NPs可以从土壤转移到植物尤其是谷壳中。利用微X射线荧光(μ-XRF)技术发现CuO NPs促进了水稻糊粉层中Cu元素的积累,但是无法进入精米。该研究有利于评估MNP的环境和生态风险及其对农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1 XANES分析是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的1W1B线站上完成的,可用于表征土壤和植物中Cu元素的结合形态。成熟期干湿交替后,暴露于CuO NPs的土壤中未检测到CuO,但约三分之一的Cu元素转化为针铁矿吸附态Cu。植物中,CuO、柠檬酸铜和乙酸铜(I)都占稻壳总Cu30% 然而,在500 mg / kg CuO NP处理的精米中未检测到CuO,其中Cu2O、乙酸铜(I)和半胱氨酸结合态CuI)的比例分别为42.1%22.4%10.5% 

   

  2 μ-XRF分析是在BSRF4W1B线站上完成的,以表征精米中的金属元素分布。CuO NPs的添加导致精米中CuZnFe元素强度急剧增加了几十倍。CuZnFe元素主要位于果皮、种皮和糊粉层,而在胚乳中Cu等金属元素强度较低。

  发表文章: 

Cheng Peng, Chen Xu, Qinglin Liu, Lijuan Sun, Yongming Luo, and Jiyan Shi*, Fate and Transformation of CuO Nanoparticles in the Soil?Rice System during the Life Cycle of Rice Pla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51(9), 4907-4917.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