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80名,其中包括国家特聘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等。
实验室固定人员队伍近5年来基本达到稳态,其中博士、硕士所占比例分别为71.4%和20.6%(合计达92%),职工的平均年龄38岁。实验室拥有各类学术带头人21人,同时积极培养青年骨干作为中坚力量,实验室40岁以下研究骨干占主要研究力量近59%,其中有正高级职称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实验室人员分工明确、成员之间协作有序、团队凝聚力强;青年骨干们在其中表现出色,在团队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1. 实验人员年龄分布
图2. 实验室固定人员年度变化图。
实验室积极支持优秀中青年学者到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深造、开展合作研究,高度重视引进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加盟实验室,近五年,新引进陈明水、廖红波、熊少林、陶炼、王锦等青年骨干人才,其中陈明水研究员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实验室着重培养青年人才,鼓励研究骨干在项目中独当一面,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寻找新的物理课题。如:
李新乔在电磁卫星项目中担当高能粒子探测器主任设计师,和卢红研究员一起带领项目组按时按质地完成了达到国际水平的高能粒子探测器的三台子探测器的研制工作,期间还发表了18篇论文,涉及空间高能辐射探测技术、辐射带物理研究、地震的统计研究等研究方向。在GECAM立项后又作为项目负责人担任卫星副总师兼有效载荷总师。
董永伟分别担任了POLAR的副主任设计师,HERD及SVOM/GRM的主任设计师,在这三个项目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孙建超为POLAR在轨数据分析的主要参加人员,并与其他成员一起于2018年底-2019年初在《Nature?Astronomy》杂志上发表了首批POLAR伽马暴偏振测量结果文章,同时作为主要人员正在参加POLAR的后续实验项目POLAR-2的预研及项目申请工作。
关梦云带领团队开展液氩探测器预研工作,国内首次搭建和运行单相、双相液氩探测器,开展反应堆中微子相干散射预研;王志民负责江门实验的模型探测器和光电倍增管测试工作,已完成近1万只PMT的测试;路浩奇负责江门实验水切仑科夫探测器总体研制;于泽源负责大亚湾实验数据分析,带领团队不断改进系统误差,完成中微子振荡参数精确测量。
唐志成副研究员在AMS反质子分析中做出重要贡献,分析结果作为合作组发表PRL文章的独立第一交叉检验结果。
近五年,青年骨干也荣获多项荣誉。王志民、于泽源、路浩奇、钟玮丽获得8次中科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中心的优秀青年奖,徐吉磊获得2018年高能所优秀人才奖励,陈明水获得2017年CMS国际合作组青年研究员奖,张永杰获得曾宪梓2017年载人航天奖。
实验室还鼓励青年骨干参与大型国际合作组的组织协调工作,其中于泽源担任大亚湾实验分析协调委员会主席和江门实验软件系统的子系统负责人;王志民为大亚湾实验和江门实验发言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江门实验中心探测器和PMT测试系统下属的两个子系统负责人;徐吉磊、路浩奇、刘金昌和郭聪均担任江门实验反符合探测器下属子系统负责人。
实验室十分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如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加强引导和管理,规定研究生的一些公选课,建立合理的考核模式,并组织了研究生文献俱乐部,每两周组织一次学术沙龙活动和Lunch seminar,每年组织粒子天体物理研究生学术研讨会,鼓励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开阔视野,锻炼研究生用英文组织报告和讲述报告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同时派出青年科研人员、研究生参加国际合作,在大环境下加速研究生的成长。近五年,数十名博士研究生申请并获得国际合作培养资助到国外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特别是推动了实验室与日本RIKEN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由日方负责支付我方学生联合培养费用。此外,实验室还和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关系,既补充了实验室人员的不足,同时也让研究生经受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