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总体验收指标通过性能工艺测试
2021-09-26
9月24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简称条财局)组织召开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总体验收指标性能工艺测试会,测试专家组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天文台、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8位专家组成,测试在高能所展开。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地面簇射粒子阵列和时钟分配与数据系统顺利通过性能工艺测试
2021-08-31
8月27日至28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简称条财局)组织召开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地面簇射粒子阵列和时钟分配与数据系统性能工艺测试会,测试专家组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天文台、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工程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哈尔滨工程技术学院、山东大学的10位专家组成,测试在四川省稻城LHAASO观测基地及...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和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顺利通过性能工艺测试
2021-07-27
7月22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简称条财局)在四川稻城组织召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和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性能工艺测试会。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测定标准烛光的超高能段亮度、发现拍电子伏伽马辐射挑战理论极限
2021-07-09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覆盖3.5个量级的能量范围,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宋朝的司天监发现并记录的“客星”经千年演化而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这次观测还记录到能量达1.1拍电子伏(拍=千万亿)的伽马光子,由此确定在大约仅为太阳系1/10大小的(约5000倍日地距离)星云核心区内...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安装完成
2021-07-06
7月1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电磁粒子探测器(ED)阵列安装工程全部完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LHAASO项目副经理何会海研究员、ED系统部分成员、山东大学ED性能测试团队部分成员以及承担ED阵列安装工程的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黄静、吴月及安装工人代表等共同出席了完工仪式。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高能所召开
2021-06-25
6月24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技委)第三次会议在中科院高能所召开,LHAASO工程科技委大部分委员和LHAASO工程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部分委员视频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委主任赵政国院士主持。
四川省省委书记彭清华调研考察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2021-06-28
6月24日下午,四川省省委书记彭清华等一行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调研考察。四川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勇,省委常委、秘书长王一宏,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等陪同调研。LHAASO首席科学家曹臻研究员、高能所副所长卢方军在现场介绍情况。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电磁粒子探测器批量测试完工
2021-05-26
2021年5月20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电磁粒子探测器(ED)批量测试完工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ED整体性能测试团队全体成员以及来自高能所LHAASO项目副经理、ED分总体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完工仪式。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最高能量光子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2021-05-18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 “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这些发现将于2021年5月17日发表在《Nature》(自然)。该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
2021年度LHAASO合作组第一次会议暨工程进展会在广州召开
2021-05-26
2021年度LHAASO合作组第一次会议暨工程进展会于4月23日至27日在广州举办。本次会议由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国内29家科研院所及大学的参会人员达200多人,另有参与LHAASO合作的多名国内外科研人员在线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