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模块策略实现具有高效电催化氧还原活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的构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教授(通讯作者)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合作,通过模块化策略实现具有高效电催化氧还原活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的构筑。正如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研究所证实的那样,预先设计的CoN4几何构型在新...
2019-07-16 -
镍单原子表面修饰分级MoS2纳米片及其增强电催化析氢性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教授(通讯作者)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合作将孤立的镍原子修饰生长在多通道碳纳米纤维支撑的分层MoS2纳米片,充分证实了表面调控策略可有效地提高析氢活性。得益于独特的管状结构和基...
2019-07-16 -
透视并杂环受体分子在给受体共混膜中的聚集结构
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分子在有机光伏器件光活性层中的聚集结构决定了电池器件的光电转换性能。然而,受体分子在给受体共混膜中的聚集结构依然十分模糊,与聚集结构密切相关的掠角入射X-射线衍射(GIXRD)谱峰的归属亦...
2019-07-16 -
镍纳米颗粒原位热扩散为表面富集镍单原子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
理想的非均相电还原CO2催化剂应在载体上含有高度分散的活性物质和足够的可接触表面以避免传质问题。然而,大多数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都是基于自下而上的策略,其中金属离子吸附在含有缺陷的基质上,然后在整个载...
2019-07-16 -
金属缺陷调控:Co3-xO4的设计、合成及OER应用
在半导体催化材料中引入缺陷是一种调节电子状态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材料导电性,而且能为催化反应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活性位点。目前电催化材料缺陷的研究集中于氧空位的制造和应用,然而氧空位结构在高压氧化...
2019-07-16 -
氮掺杂石墨烯锚定单原子-双位点催化剂应用于类芬顿反应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黄延强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彬教授合作,首次将氮掺杂石墨烯锚定的Co单原子催化剂应用于类芬顿反应中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在《美...
2019-07-16 -
缺陷结构增强LDHs层状催化材料在醇氧化反应中的本征活性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的李殿卿、冯俊婷课题组提出采用层板剥离组装法得到纳米尺度分散的超薄LDHs纳米片,提高活性中心的暴露程度,同时利用剥层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位点实现醇类选择性氧化性能强...
2019-07-16 -
新型单原子分散铁基催化剂的合成
下一代能量转换和存储装置的发展,如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严重依赖于电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铁/氮掺杂碳(Fe/NC)催化剂近年来已成为有希望替代贵金属的有希望的新一代催化材料。对铁基催化剂结构参数的精...
2019-07-16 -
基于两个超窄带隙非富勒烯受体的半透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透明太阳能电池(PSCs)由于其在建筑光伏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功率转换效率(PCE)和平均可见透过率(AVT)是半透明PSCs的两个主要参数。PCE与AVT之间通常存在竞争关系,如何同时提高半透明PSCs的PCE和AV...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