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研部门 > 实验物理中心 > 研究队伍 > 人员信息
荣刚
文章来源:  2017-05-03
】 【】 【

 

 

姓名: 

荣刚

性别: 

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 

研究员 

研究方向: 

粒子物理实验

Email 

rongg@ihep.ac.cn

 

 


 简  介   

简历介绍:

   荣刚 , 男,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之后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1988年,在英国Rutherford实验室做研究工作(Research Associate)。1993--1994年,在美国加洲大学从事BES粲物理研究工作。2000年被聘为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项课题的工作,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专项课题的工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

目前研究领域: 

       参加北京谱仪(BES)主漂移室的研制,该工作获国务院重大设备集体奖。多年从事BES-I和BES-II数据的离线处理,粲介子物理、τ轻子物理和粲偶素物理的实验研究工作。建立了BES dE/dx粒子识别软件系统,该系统在BES-I和BES-IIτ-粲物理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在“τ轻子质量测量”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历任BES-I D介子物理组组长,BES-II数据离线刻度和重建软件组组长、物理工具软件组组长、ψ(3770)物理和D介子物理组组长,BES-III合作组粲物理研究协调人。领导完成BES-II数据离线刻度和重建软件的升级工作;主持并完成BES-I和BES-II D介子物理和物理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一批重大或重要的物理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发现了第一个处在DD-bar对产生阈能之上的粒子的非DD-bar衰变:ψ(3770)?J/ψπ+π-,揭示了DD-bar阈上粒子可以通过强作用转换到非DD-bar末态的物理规律;发现(15?5)%的ψ(3770)衰变到非DD-bar末态;发现在正负电子湮灭中、在3.765 GeV 附近非DD-bar强子截面增强及在3.70—3.82 GeV能区强子截面谱的反常;首次在多共振态能区分离并测定出在正负电子湮灭中产生的多种物理过程的强子截面(或R值), 扫除了国际上实验对R值测量和理论上对R值理解的不一致的混乱局面,对精密地检验标准模型及研究强子物理均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上首次判定在D 介子遍举半轻子衰变中同位旋守恒,从而解决了存在了20多年的在D 介子遍举半轻子衰变中同位旋不守恒之疑难。目前从事BES-III DD-bar阈上粒子非-DD-bar衰变的研究和D介子物理的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200余篇;合著《正负电子物理--北京谱仪器-II》专著一部。应邀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报告20余次。在获国家二等奖、中科院一等奖的“北京谱仪τ轻子质量测量”项目中做出贡献,是“该项目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北京谱仪Ds物理研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要获奖人之一)。“北京谱仪-II psi(3770)和D物理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附件下载: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