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2013年
【经济日报】探幽发微 加速前行
——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佘惠敏  2013-11-19
】 【】 【

  王贻芳回国13年了。作为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做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贡献。但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反复强调的是:“每一项工作都是大家集体努力的成果。”

  粒子物理实验确实是集体的工作。回国至今,王贻芳先后领导完成了两个重大科学工程。如今,他领导下的第三个重大科学工程——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也已立项,他提出,在江门实验中用反应堆中微子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这成为我国中微子研究新的发展方向。王贻芳说:“这个项目估计还需要一个十年,将会有四五百人参与进来。”

  粒子物理实验也不仅仅是集体的工作,它涉及面广,科学链长,需要既有组织才能、又精通各环节、还会选择正确方向的帅才。

  “王贻芳有敏锐的科学观察力,组织能力也很强。”中科院高能所党委书记王焕玉说,“他在国外16年,参加过很多大型实验,也富有作为某一方面负责人的组织经验。回国后,他在北京谱仪实验中,把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带进来,干得非常出色。”

  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的王贻芳,开始出国深造,师从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欧洲10年,美国6年,让他拥有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

  2001年,王贻芳本来是为了做中微子实验而回国的,在发现当时客观条件不具备、无法马上开始自己实验的情况下,没有灰心失望。“正好北京谱仪建设需要负责人,就让我过来。对我来说这是重要机会,让我跟高能所这批人有非常好的互动和接触,锻炼出了一支能干的科研团队。没有这一步,后面的大亚湾实验也不可能成功。”王贻芳说。

  在建设北京谱仪III的同时,王贻芳并没有忘却自己的中微子之梦。2003年,他提出了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来测θ13(一种中微子振荡角)的实验方案,直到2006年,实验才终于获批立项。

  因大亚湾实验设计独特,环境得天独厚,美国能源部也放弃了自己的两个方案,转而出资3400万美元加入该项目。大亚湾实验就此成为中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地点在中国,实验方案是中国人设计的,隧道和实验大厅建设工作主要由中国人承担,探测器的掺钆液闪等关键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里,连最后对实验数据的物理分析也是中国人最先算出……在这场国际合作中,中国科学家全面占据主导地位,这在以往的国际合作中并不多见。

  以我为主并不容易。在2003年国际上提出的8个同目标方案中,高能所方案的实验设计指标和精度国际水平最高,但这个特殊的方案曾与美方科学家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最终胜出。“中国的实力给了我们坚持自主方案的底气。我不希望仅仅是为别人提供条件,而是要做一个自己的实验。”王贻芳说。

  高能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探幽发微,使用的装置很大,观察的粒子很小。“我们有3个方向:一是中微子,因为大亚湾实验的成功,各方面比较支持,下一步的江门实验已经立项;二是北京谱仪,研究新强子,这方面高能所有传统,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目前经费投入尚有不足;三是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相距较远,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加速器周长是240米,而世界上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其环状隧道有27公里长。”王贻芳说,把高能物理实验覆盖完整,才能说明是国际领先的,只覆盖某一项,谈不上高能物理强国。

  或许,在那些原本少有中国人涉足的前沿领域里铭刻下中国人坚实的足迹,建设起一个科技的强国,就是王贻芳这一代科学家们的职责与梦想。

(原载于《经济日报》2013年11月19日06版,http://paper.ce.cn/jjrb/html/2013-11/19/content_178900.htm


附件下载: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