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2013年
【中国科学报】王贻芳:巨流无声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丁佳  2013-11-19
】 【】 【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王贻芳的讷言是出了名的。想要打开这位所长的话匣子,你就得跟他谈谈科学。
  “这几年,我主要参与了两项工作,一个是北京谱仪Ⅲ粒子物理实验,另一个就是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仅用一句话,王贻芳就概括了自己2001年回国以来的科研经历。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是十多年如一日的艰辛工作。不管是北京谱仪Ⅲ还是中微子实验,它们前后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漫长旅程,而王贻芳始终贯穿其中。
  38岁那年,王贻芳说服了自己的妻子,放弃了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作,来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可是,这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的年轻人回国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与自己的“第一志愿”暂时说再见。
  “我开始想做长基线中微子实验,可那时国内的经费、环境、条件都不允许。”王贻芳回忆。他在美国时就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已成为项目中的骨干人员。
  巧的是,当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承担的“十五”国家重大工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正进入十分关键的阶段,其中大型粒子探测器北京谱仪Ⅲ更是急需优秀人才。就这样,拥有国外大科学工程经验的王贻芳“被”安排到了这个部门,全面负责装置的设计、研制、调试和运行。
  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0年。在王贻芳的组织领导下,当北京谱仪Ⅲ建成运行后,不但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了一支由300多名来自11个国家50所大学或研究机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组,成为中国高能物理国际化道路上的一抹重彩。
  在组建国际合作组时,王贻芳有意把一些任务交给国内高校承担。然而对于他的这一做法,当时所里有些人不太理解。毕竟在很多人看来,高能所就是中国高能物理实验“国家队”的代名词。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要交给“外人”?
  这一切,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实验物理中心副主任、北京谱仪Ⅲ国际合作组发言人沈肖雁都看在眼里。“王贻芳认为,中国的高能物理要进步,就不能仅仅在所内发展。”她说,“近几十年来,国内许多高校的物理系都在萎缩,粒子物理人才不足,物理系慢慢变成了材料系。事实证明,北京谱仪Ⅲ确实凝聚了一大批人才,有24所国内高校参与进来,这在北京谱仪历史上绝无仅有。如今看来,王贻芳当年的做法对壮大中国高能物理队伍很有帮助。”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王贻芳也感到,自己为北京谱仪奋斗的日子没有虚度。
  “我很庆幸自己转到了这个方向。现在看来,我最开始的设想并不现实,反倒是在谱仪这边受益匪浅。”王贻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很多科研人员回国的时候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一定要根据客观条件作出权衡,尽快适应环境,投入工作,而不要过多地抱怨。”
  当然,在繁忙的工作中,王贻芳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心底的那个中微子梦。2003年,国际上先后有7个国家提出了测量中微子混合角θ13的实验方案。王贻芳果断抓住这一机遇,原创性地提出在大亚湾附近的山体内建造中微子探测器的方案。
  此后,经过数年蛰伏,王贻芳终于在2012年3月8日代表项目团队宣布,大亚湾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年底,该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十大科学突破,引起国际科技界一片赞誉。
  在高能物理所党委书记王焕玉眼中,这也正是王贻芳的特别之处。“高能物理实验需要很宽的知识面,而且没有十几年的长周期是不可能做成的。王贻芳能够锲而不舍地追求科学志向,这很了不起。”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那边掌声还未平息,王贻芳却已再次上路。在他的带领下,备受关注的江门中微子二期实验正有序推进。可当别人问起他的计划时,他却只淡淡地说:“大概还要10年。”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3-11-19 第1版 要闻,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1/280208.shtm )

附件下载: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