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对撞成功(工人日报)
中国参与所有四个探测器的建造和实验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3月30日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当天启动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成功,成功刷新质子流对撞最高能级纪录,首次达到设计目的。
对撞试验于当地时间3月30日6时(北京时间3月30日12时)开始。按照计划,两束能量均为3.5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在超导磁铁吸引下“迎头相撞”。由于质子流中部分质子流失,首次试验失败。数小时后,两束质子流在第三次尝试时成功对撞。
据介绍,LHC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日内瓦附近、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地下100米深、周长为27公里的环形隧道里。隧道埋在地下50~175米处。LHC的隧道里安放了四个探测器CMS(紧凑缪子线圈)、ATLAS(超环面仪器)、LHCb(底夸克探测器)和ALICE(大型离子对撞机)。中国参与了所有四个探测器的建造和实验。
据了解,这个项目投资30.68亿瑞士法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设计建造以来,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设。
作为CMS实验项目中国组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和北京大学组成的CMS中国组成功地建造了三分之一的端部缪子探测器阴极条室和阻性板室,并参与拟定了CMS技术设计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向CMS提供了核心探测材料——用于电磁量能器的5000余根自主研制的钨酸铅(PWO)闪烁晶体。中国科技大学参与了电磁量能器的研制。
同时,CMS中国合作组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建立了CMS实验远程控制中心,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美国费米实验室一起轮班承担CMS实验的一部分实时控制工作。
ATLAS实验项目中国组负责人金山研究员介绍,ATLAS中国组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四个单位。
参与CMS实验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陈国明研究员说:“在上世纪初,牛顿物理看似完美,几乎可以解释一切,只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得不到解释。在当时,这被称为是美丽天空中飘着的两朵乌云。正是这两朵乌云导致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引起了一场科学革命。现在对宇宙的观测表明,物理学只能解释仅占宇宙成分4%的物质,其余96%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它们的本质我们全然不知。这是一朵更大的乌云,如果LHC能够找到暗物质,将引起科学的另一次革命,从而揭开物理学的新纪元。”
对撞试验于当地时间3月30日6时(北京时间3月30日12时)开始。按照计划,两束能量均为3.5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在超导磁铁吸引下“迎头相撞”。由于质子流中部分质子流失,首次试验失败。数小时后,两束质子流在第三次尝试时成功对撞。
据介绍,LHC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日内瓦附近、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地下100米深、周长为27公里的环形隧道里。隧道埋在地下50~175米处。LHC的隧道里安放了四个探测器CMS(紧凑缪子线圈)、ATLAS(超环面仪器)、LHCb(底夸克探测器)和ALICE(大型离子对撞机)。中国参与了所有四个探测器的建造和实验。
据了解,这个项目投资30.68亿瑞士法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设计建造以来,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建设。
作为CMS实验项目中国组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和北京大学组成的CMS中国组成功地建造了三分之一的端部缪子探测器阴极条室和阻性板室,并参与拟定了CMS技术设计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向CMS提供了核心探测材料——用于电磁量能器的5000余根自主研制的钨酸铅(PWO)闪烁晶体。中国科技大学参与了电磁量能器的研制。
同时,CMS中国合作组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建立了CMS实验远程控制中心,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美国费米实验室一起轮班承担CMS实验的一部分实时控制工作。
ATLAS实验项目中国组负责人金山研究员介绍,ATLAS中国组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四个单位。
参与CMS实验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陈国明研究员说:“在上世纪初,牛顿物理看似完美,几乎可以解释一切,只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得不到解释。在当时,这被称为是美丽天空中飘着的两朵乌云。正是这两朵乌云导致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引起了一场科学革命。现在对宇宙的观测表明,物理学只能解释仅占宇宙成分4%的物质,其余96%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它们的本质我们全然不知。这是一朵更大的乌云,如果LHC能够找到暗物质,将引起科学的另一次革命,从而揭开物理学的新纪元。”
《工人日报》(2010年04月01日 06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