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大亚湾中微子“第三种振荡”上榜
本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12年全球科学领域获得的十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榜上有名。《科学》指出,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并测量到了它的振荡几率,这是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十几年来做梦都想精确测量的值。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微子实验项目选址就在深圳大亚湾,而之所以选址于此,是因为在大亚湾核电站附近建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期实验仍将选址广东
“之所以选择大亚湾,是因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质条件相当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说,“首先,这里是全球第二大的反应堆群,能够提供实验所需的强中微子流;其次,这里紧邻高山,适合挖隧道建立地下实验室,而在全世界的反应堆中,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极为少见。”
记者了解到,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中国内地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得到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共同支持,使其成为我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
王贻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继今年3月8日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之后,探究中微子质量顺序便成为合作组新的主攻方向。至于二期实验的选址,王贻芳表示,“虽然还没有最后确定,但仍然会在广东省内。”
(原载于《广州日报》 2012-12-24 A5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