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 2014年
【中国科学报】彰显劳动力量 闪耀创新风采——记节日坚守一线的科研人员
文章来源:  2014-05-05
】 【】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虽然五一小长假只有三天,但也是出游、访友、购物乃至宅在家里的好机会。不过,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个小长假或许和其他工作日并无太大差别,他们需要做实验、写论文、继续“闭门修炼”……  
  5月1日劳动节当天,《中国科学报》记者分赴科研一线,记录部分科研工作者普通而忙碌的一天,并向他们带去节日的问候。  
  院士团队:感觉时间不够用   
  5月1日早晨,和大多数单位清静的节日气氛不同,中科院化学所各实验楼里几乎像平常一样繁忙。很多科研人员放弃假期,一头扎进实验室。
  不久前当选中科院院士的韩布兴也是其中一员。早上8点刚过,韩布兴就来到实验室。按照惯例,他的工作一直要持续到半夜十二点。
  作为化学热力学和绿色化学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韩布兴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绿色化学》和《科学通报》两个期刊的副主编,还是10多种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我每天要花大约3个小时审理稿件。”他一边说,一边打开电脑,“还要和课题组的同事、学生讨论工作,有时还不得不处理一些琐事”。
  中科院化学所副研究员宋金良是该课题组成员之一,他也养成了早到晚归的习惯。五一的早上,他仍旧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上班,待仔细设置反应实验后,便立刻在计算机上处理数据。宋金良告诉记者,他要趁等待化学反应的时间,赶紧处理以前的实验数据。
  “时间不够用”是科研人员普遍的感受。韩布兴和课题组的30多名科研人员每天潜心开展科研工作。“许多科学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也要求我们不断开拓创新。”韩布兴说,“我们应尽量多花时间在科研上。”
  发现引力波:“毁掉”假期的最好办法   
  五一当天清晨七点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夏俊卿如往常一样钻进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个多月前发布的“爆炸性”研究进展,让夏俊卿今年的劳动节注定要在繁忙的“劳动”中度过。
  3月18日,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引力波证据。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证明宇宙暴涨理论最有力的证据”。
  “得到这样的消息,是‘毁掉’一个假期的最好办法。”斯坦福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的这句话,在夏俊卿身上得到了印证。
  31岁的夏俊卿主要从事宇宙学研究,现为欧洲普朗克卫星实验低频组核心成员以及欧几里德引力透镜巡天等国际大型实验项目组成员。
  “从消息发布到今天,我们一直都没怎么休息过。”夏俊卿告诉记者,这一“重磅”成果让全世界的研究者都被“狠狠推了一把”,“赛跑”由此进入冲刺阶段。
  安坐在办公桌前的夏俊卿,近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都在同时面对两台电脑,一台笔记本处理邮件等日常事务,一台小型服务器进行宇宙学理论研究中较简单的数值计算,更复杂的运算则须远程登录机房中的超级计算机。
  通过繁杂的数据分析,夏俊卿需要检验他所关心的理论模型能否对实验观测进行解释。哈佛大学科学家最新的引力波研究成果发布后,夏俊卿的研究小组很快便完成一篇相关论文,目前正在等待审稿人意见。
  一整天与电脑相伴而不能陪新婚不久的妻子享受假期,夏俊卿腼腆的笑声里多少有些歉意:“只好忙过这一阵,以后再找时间多陪陪她了。”
  香河大气观测站:工作在太阳底下
  5月1日早上8点,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夏祥鳌已准时出现在大气所香河大气综合观测试验站的科研综合楼顶层。当天的天气很好,8点时太阳已让人感觉有点晒。
  夏祥鳌将Dobson臭氧仪推到阳光底下,开始一天的工作。这台Dobson臭氧仪是解放前法国人留下的,可谓是一台老古董,已坚守在臭氧观测岗位上长达近80年。虽然“年纪”较大,但Dobson臭氧仪的光学性能丝毫不输新采购的布鲁尔(Brewer)臭氧光谱仪。
  Dobson臭氧仪一直由人工记录观测数据,因此夏祥鳌每一次观测都需要在阳光下晒上一个半小时,一天下来至少要晒6小时。而新加入臭氧观测队伍的Brewer由电脑记录数据,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出现的失误。
  除了采集数据,夏祥鳌还需要负责科研综合楼顶楼天台另一侧的太阳辐射观测系统。“秋冬季我们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春夏就会调整到8点,这个时间也是由太阳说了算。”夏祥鳌告诉记者,只有下雨,他才不用在户外晒太阳,但实验室的工作依然不轻松。
  退休老教授:冲刺新目标
  66岁的清华大学教授苏光大虽早已办了退休手续,但并没有在家颐养天年。他一直有个愿望没有实现,那就是实现超高分辨快速人脸图像重构。
  五一假期对苏光大来说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他照常晨练、用早餐,随后与平日一样来到实验室,与学生一起讨论人脸识别的新算法。
  “当前是人脸识别技术市场发展的黄金期,谁掌握了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谁就能赢得市场。”面对学生,苏光大经常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像布道一样。
  他曾用近30年时间,对模糊的人脸图像进行复原研究。苏光大研制的人脸识别系统终于在2005年获得成功并投入应用,成为公安部门擒拿嫌犯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在软、硬件两方面的深耕细作。
  “快速处理和智能化结合是人脸识别系统中最关键的核心发展内容。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要把这套系统建立起来,提供给相关部门使用。”对于苏光大来说,节假日是可以停止出差,在实验室安安静静思考问题的最佳时光。
  目前,人脸识别系统已在国内多家省市公安机关系统内应用。随着第二代身份证的推广应用,各地陆续建立了人脸数据库,实现的人脸检测速率已达到90幅/秒。
  不过,苏光大心目中有更高的目标。他笑着对记者说:“超高分辨快速人脸识别系统是我的第二个目标,现在正在进行应用程序的研发,希望能尽快推向应用。”
  “雪龙”假期值守:备战北极考察   
  五一劳动节期间,刚刚完成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凯旋归来的“雪龙”号船员仍坚守在工作一线。他们在完成南极返回物资卸运工作的同时,还要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第6次北极科考备战中。
  “在第30次南极考察中,我们从长城站和中山站运回了大量的垃圾及废旧车辆,需要及时将它们卸运下船,同时要做好第6次北极科考前的船舶修理等前期准备工作。”“雪龙”号政委王硕仁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说。
  他表示,“雪龙”号将在7月上旬执行我国第6次北极考察任务,5月10日左右进入江南厂进行维修。为更好、更快速地完成修理项目,“雪龙”号在休假期间安排了值班人员,带领江南厂工作人员在船上熟悉并明确修理工程。
  今年4月15日,“雪龙”号安全靠泊国内基地码头,圆满完成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各项任务。王硕仁表示,“雪龙”号在停靠码头期间,内部生活设施及主要设备必须保证正常运行,保障船舶的日常安全运行,所以每天需要船员值班值守。
  为做好船舶安全保障工作,“雪龙”号值班人员需要定期巡检全船,及时根据潮水调整好缆绳,检查船上的重要场所,做好防火工作,并定期检查船上的消防救生设备、锚泊设备、系泊设备、吊车设备以及舱盖等。
  此外,“雪龙”号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别是在南极对俄罗斯游轮的救援行动和返航过程中对MH370的搜救行动,赢得了国内外公众的高度关注。“雪龙”号回到基地码头后,还接待了社会各界人员的参观,以宣传海洋和极地事业。
  “‘雪龙’号返回基地码头后,每天都会有大批人员上船参观。我们在船工作人员需要保证上船参观人员的安全,并为他们讲解‘雪龙’号的工作环境、历史以及概况,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南极考察和‘雪龙’号的历史,增加对于南极的了解。”王硕仁说。
  (本报记者甘晓、郝俊、沈春蕾、王静、冯丽妃联合采写)
   
  《中国科学报》 (2014-05-05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5/286519.shtm )

附件下载: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