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 2014年
【中国科学报】聚焦“一三五”
文章来源:记者 杨琪  2014-12-16
】 【】 【

  “创新2020”、“一三五”规划、“率先行动”计划这些中国科技界的关键词,正在引领着中国科学院这一科技国家队的创新实践。

  始于2011年的中科院“一三五”规划,要求各所按照“一个定位、三个重大突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进行前瞻布局。2014年,覆盖中科院近百个研究所的“一三五”战略,稳扎稳打,一幅细致而宏大的画卷正在渐次展开。  

 

   

  csns首台设备投入安装。

   

  ADS Spoke012超导腔。

  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 

  “2014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扎实推进‘一三五’战略规划,促进重大成果产出。”

  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稳定运行,对撞亮度创新高,实现了高效率的物理取数与同步辐射供光运行。北京谱仪III(BESIII)发现Zc(3900)新的衰变模式,对理解Zc(3900)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发现Zc(4020)和Zc(4025)新粒子,对丰富人类对物质基本结构的理解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大亚湾实验稳定运行,取数效率进一步提高,在PRL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江门中微子实验优化设计方案,研制完成第一支20英寸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MCP-PMT);成立了江门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全球参与的研究机构和大学超过50个。

  在完成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隧道等基建工程基本交付使用,加速器首台设备负氢离子源进入隧道安装,标志着CSNS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攻关连续波质子RFQ加速器和极低β超导加速腔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制的首台高频率、高连续波功率、高束流占空比状态下运行的325 MHz强流质子连续束RFQ加速器为国内首创,其束流平均功率目前位于世界领先水平;极低β超导腔spoke012为国际首创, spoke012和低β超导加速腔spoke021以及相应的高功率输入耦合器研制成功且性能指标分别为国际最高和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当,标志着我国在强流质子超导腔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推进辐照加速器、医疗成像诊断仪器、核探测设备的产业化,完成肿瘤纳米药物生产新方法的研发和新工艺的设计。

  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也取得重要进展。在粒子物理和粒子天体物理方面,积极推进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X射线时变与偏振探测卫星(XTP)、空间站高能辐射探测实验(HERD)的预研。在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方面,获批“中国科学院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研究方面,重点开展半导体探测器和读出电子学的研究。在射线源及核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实现单个细胞内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发现纳米二氧化铈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望用于与自由基相关疾病的治疗;“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获批建设,将根据国家汞污染防治及国际履约需要,开展技术研究工作,为环境保护部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放射化学与核相关的材料研究方面,成功合成了国际上首个锕系元素金属聚轮烷,有望为核废料处理与处置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潜龙一号”AUV在海试中。

   

  北极ARV参加北极科考。

  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滨: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2014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国民经济的重大、急迫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在‘一三五’诸多方向取得进展。”

  1月到9月,翔鹰-120无人直升机完成首飞及调整试飞,全面掌握了大载荷无人直升机关键技术。

  8月,“蛟龙”号大洋35航次第一航段控制系统技术保障和“龙珠”号微型ROV下潜任务顺利完成。此次航段中,“蛟龙”号先后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和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开展了10次下潜作业,获取了大量的生物、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等样品及一大批高质量的视频资料。

  同在8月,“北极ARV”水下机器人圆满结束我国第六次北极科考任务。在北纬81度建立的长期冰站上,“北极ARV”在有效的5天作业时间里,累计冰下工作时间近10小时,累积航行8公里,先后三次自主完成了长期冰站指定海冰区(100米×100米)的冰下光透射辐照度、海冰厚度、冰底形态、海洋环境等参数测量工作,还执行了“雪龙”船底海冰分布、尾部甲板重力柱下放、布放冰浮标在水下形态等勘察任务。此次北极现场试验应用表明,“北极ARV”已成为北极科考中一种有效、连续、自主、实时的观测手段,可实现对冰下海冰物理特征、水文和光学特性等的同步精确观测,有望在今后的北极科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9月,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大洋试验性应用工作圆满结束。在30天里,“潜龙一号”总共下潜9次,最大下潜深度5213米,连续工作时间最长31小时,三次在海底昼夜连续作业,在5000多米深的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近海底潜行作业时间共104小时,完成声学测线101.5公里,光学测线55.3公里。试验表明,“潜龙一号”布放回收安全高效,潜器本体性能稳定可靠,各项探测技术获得了重要的突破,为其成为实用化装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在9月,经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过程测控与自动化技术委员会投票,通过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际上第一个面向工厂自动化应用的无线网络技术规范,并作为IEC公共技术规范予以颁布。WIA-FA技术的成功研制,已引起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国家的关注与认可,表明我国掌握了面向离散制造业的高速工业物联网技术。

  10月,水下滑翔机在南海结束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海上试验,完成了多滑翔机同步区域覆盖观测试验和长航程观测试验。在长航程试验中,滑翔机海上总航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1022.5公里,持续时间达到30天,创造了我国深海滑翔机海上作业航程最远、作业时间最长的新纪录。2014年,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滑翔机先后完成了3次海上试验,滑翔机海上累计工作天数达到80天,累计航程达到2400多公里,累计观测剖面数超过600个。通过多次海上试验全面考核了沈阳自动化所研制滑翔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了产品化水平,为后期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 

  “近年来,国家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地缘政治、海洋权益等方面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也正是我们所研究和关注的方向。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既是地理资源所努力的方向,也为地理资源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制定“一三五”规划,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凝练了未来5~10年的发展目标、重大产出和重要方向。通过实施“一三五”规划,地理资源所科研工作的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成果产出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地理资源所“一三五”规划的项目部署瞄准促进重大成果的产出。通过总结凝练以往各类项目资助取得的研究成果,该所在实施“一三五”规划的第二年,就作为主持单位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分别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项目和“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项目,实现了20多年来零的突破。

  地理资源所“一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继承了这一使命责任和特色优势,并在努力争取更大的作为和贡献。例如,该所深度挖掘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的本土化特色及其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将研究所的科技创新目标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率先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动员组织广大科技人员以综合集成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现实重大问题为抓手,主动向国家建言献策,积极报送咨询报告与建议,服务国家宏观决策,努力打造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应急救灾、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国家级智囊团,持续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如今,地理资源所工作的总体思路将围绕“四个率先”概括为:落实“率先行动”计划,优化学科布局、选拔青年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建设高端智库、提升综合能力,全面推动研究所各项事业的发展。

  其中,针对重大科技任务偏少的问题,地理资源所将从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入手,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研究基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实现“一三五”规划目标为导向,组织科技创新“集团军”,抓好重大科技任务的建议和申请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科研人员高质量完成好在研项目,加大对有望产出重大成果的项目团队的管理和支持力度,以成果产出促进任务争取、以重大任务推动成果产出。

   

   

   西北高原所所长张怀刚: 

  “在‘一二三’规划的实施进展中,西北高原所改变了过去以课题组为单元的局面,依据研究性质,通过资源选择,组建了25个学科组,并进一步将25个学科组整合为5个学科团组。”

  “立足青藏高原,发展高原生物学”是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总体目标。其“一二三”规划,包括一个定位,两个重大突破,三个重点培育方向。

  其中,一个定位是:立足青藏高原,发展高原生物学。两个重大突破分别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技术、藏药现代化——重金属安全性评价技术。三个重点培育方向是:高原生物适应进化机制与分子育种、青藏高原生物资源持续利用、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自西北高原所启动实施“一二三”规划以来,重点对25个学科组进行整合,组建了5个学科团组,以重点发展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特色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值生态农牧业。

  以两个重大突破和三个重点培育方向为重要研究方向(任务),西北高原所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技术、藏药现代化—重金属安全性评价技术、高原生物适应进化机制与分子育种、青藏高原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高寒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5个学科团组,加强了不同学科交叉合作,真正实现了学科组的融合。

   

   

  南京地湖所所长沈吉: 

  “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排放进入湖泊的污染物也远高于国外,导致浅水湖泊很容易出现环境问题。因此,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研究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基础研究,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有意义的研究。”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一二三”规划呈现出其独特的发展思路。“立足于湖泊学的研究,进行相关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是南京地湖所的一个定位;在未来一段发展时期内,将力推“两个突破”,一是湖泊富营养化机理研究,二是湖泊环境治理与水源地保护;同时确定了湖泊生态系统演变与全球变化、湖泊流域相互作用与调控、都市密集区可持续发展与评估为三个主要培育方向。

  南京地湖所目前设有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生态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湖泊野外观测与数据中心(含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和中国湖泊—流域数据中心),他们将依托这些重要平台,推进其“一二三”发展战略。

  南京地湖所的研究重点之一是湖泊生态系统演变与全球变化。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湖泊的地理学研究首先需要调查,有多少湖泊、湖泊分布的地理位置,湖泊的类型和面积大小,这都需要建立基本的湖泊数据库。此外,这个方向重在研究湖泊的变化,尤其是湖泊对于现代环境变化的响应。

   

   

  青海盐湖所所长段东平: 

  “‘一三五’规划很有价值,是我们凝练研究所工作方向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有了这样一个模式,全所在换届之后进行工作研讨时,对于选择主攻方向、明确发展定位、集成重大突破、凝练培育方向等,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组织开展了全所的研讨,对“一三五”规划的调整进行了深刻挖掘。在重新调整后,盐湖所初步确定了“一四六”的发展规划。

  2014年,青海盐湖所从研究所人员的调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布局、桥路联合等方面积极推进“一四六”规划。一个定位,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立足世界盐湖科学和技术前沿,以解决盐湖资源形成、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引领我国盐湖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针对制约国内外盐湖产业发展和盐类资源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展创新与集成、培养高端科技人才,推动盐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盐湖科技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盐湖所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从事盐湖科技的综合性研究所。

  盐湖所在制订新“一四六”规划考核指标时,同时明确提出在五年之内,有可能获得显著成绩的两项重大突破。一是“高镁锂比盐湖锂资源有效利用的链条化、多元化技术集成与示范”,这是针对青海盐湖的资源秉赋特点——高镁锂比,结合盐湖所40多年的研究积累和现实需求,在锂资源高效开发、新工艺开发与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展开产业链的顺序研究和产品多元化的高选择性、低能耗新型绿色分离技术与集成,形成系列专用盐湖锂产品开发成套技术。

  二是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关键技术及五万吨产业化。其清洁铬盐技术在盐湖所有近20年的科研积累,是2012年工信部公开发文推荐的四项先进技术之一,目前已经有示范工程,在天津建设了5万吨的生产线。这也是目前这一行业最大的生产线,虽然不属于高精尖技术范畴,但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环境保护具有很大价值。

  盐湖所新的“一四六”规划,集成了该所三分之二的研究人员,并借此对以前单打独斗的情况也作了比较明显的调整。通过整合,把原来的PI制调整成新的学科组制,全所一共改成10个学科组,并于2014年把学科组凝结成真正的实体,将在2015年前在推进“一四六”规划方面有比较顺利的结果。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12-15 第5版 创新周刊)


附件下载: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