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作了详细部署,其中首推加大基础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发展,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同步壮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得到加强。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重应用、轻科学,重技术、轻理论,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重国内、轻国际等问题。
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例,我国社会上普遍对什么是科学(或称基础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的目的是什么、科学目的与科学应用的关系是什么、科学精神的本质是什么等基本问题缺乏正确认识,也缺乏持续不断的反思与讨论。缺乏对这些根本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也是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瓶颈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础研究和成果既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间主要的战略竞争高地。要大大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中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如下领域进行切实的改革与行动落实。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研究与发展)投入的比例为4.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除了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的平均投入强度,我们还需抓住一些重要的核心基础科学的战略竞争点进行专项高强度投入,例如我国牵头的国际合作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并通过对这些顶级科学目标的追求,牵引和带动我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高水平发展,补齐我国关键技术及关键装备制造业的短板,实现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有机结合。
基础科学研究属于世界文明,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勇于参与国际竞争,不能进行闭门造车式的基础研究,需要积极参与到世界顶级的科学研究国际组织中去,积极参与世界科学研究管理与人才竞争,根据我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吸引和使用好不分国界的一流科学家,使我国基础研究像经济增长那样有一个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
在基础科学研究这一国际竞争主战场上,除了经费投入,核心关键还是人,这既涉及各级科研领军人问题,也涉及基础研究队伍总体量问题。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为例,目前研究人员总数约7万人,研究所100多个,主要分布在北京。无论从总人数还是地域布局角度讲,都还有不足之处。此外,中科院长期面临博士生名额不足及一流博士生源不足的问题。这一与我国大学教育规模和质量增长不相符的制约瓶颈,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研究国家队的国际竞争性、科学产出与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智力产出最大化的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科技人才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机制是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对科技人才的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科技人才的科学分类上,只有分类明确才能建立精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和机制,才能避免出现人才浪费、鱼目混珠、大才小用及名不副实的情况出现,才能真正发挥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作用。
对科学家的评价和考核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保证科学家学术产出最大化、责任岗位分配合理化及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待遇相匹配的公平化。为此,我们需要对作为科技人才的科学家的类型和层次进行分类。对科学家进行评价和考核时应将同类别同层次的科学家进行评价和考核。对于科学家的评价不应只局限在很短一段时间的工作,而要从科学家的教育经历,研究经历和全部研究成果来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每个阶段的工作考核也应根据不同层次进行不同频率的考核,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刀切,更不应采取那种“计件工作量”式的粗放考核。
(作者:高杰,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原载于《人民政协报》2019-03-19期03版: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9-03-19&verOrder=03&banzi=2&paperType=rmzxb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