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利用“太极-LISA(激光干涉空间天线)”进行联网观测的建议,可更快更准定位引力波的波源位置,提升精度达四个量级;我国首颗返回式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已经圆满完成28项科学实验任务;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首次清晰观测到了黑洞双星爆发过程的全景……3颗卫星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7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卫星所取得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太极一号”首席科学家吴岳良介绍,“太极一号”于2019年8月底发射,迈出了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第一步,它的探测设备干涉仪的精度突破了100皮米,部分频段甚至达到了25皮米,实现了原子级的精度。“太极一号”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利用“太极-LISA”进行联网观测的建议,有望将哈勃定律(宇宙大爆炸重要证据)的哈勃常数准确度提高到千分之五,更快更准定位引力波波源的位置,提升精度达四个量级。
目前,“太极一号”已圆满完成全部预设实验任务,实现了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精度的空间激光干涉测量,完成了国际首次微牛量级射频离子和霍尔两种类型电微推技术的全部性能验证,并率先实现了我国两种无拖曳控制技术的突破,达到我国最高水平。
实践十号卫星团队研究员康琦介绍,卫星于2016年4月6日发射,2016年4月18日成功返回,19项有效载荷已经圆满完成28项科学实验任务,涉及微重力和生命科学实验。这其中,在国际上首次开展的研究就有15项,如首次实现了在微重力条件下2-细胞胚胎至囊胚的发育,揭示了影响太空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关键因素。
“慧眼”卫星于2017年6月15日发射。卫星设计寿命4年。团队负责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表示,目前“慧眼”状态良好,预期可运行约10年,可以开展长期观测计划、短期观测计划、应急观测、联合观测,尤其是应急观测,观测启动时间可缩短至大约4小时。运行以来“慧眼”首次清晰观测到了黑洞双星爆发过程的全景,揭示了黑洞双星爆发标准图像的产生机制;完整探测到了第24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高能辐射过程,获得了耀斑过程中非热电子的谱指数演化,为理解太阳高能辐射随时间演化提供了新的观测结果。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表示,中科院空间先导专项于2011年1月正式立项实施。专项一期研制的“悟空”“墨子号”“实践十号”和“慧眼”科学卫星已取得系列重大原创科学成果。王赤说,专项二期于2018年5月底正式立项启动,在“太极一号”和“怀柔一号”卫星的基础上,还部署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爱因斯坦探针和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等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其中,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是我国首颗专用于太阳空间探测的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一颗面向时域天文学和高能天体物理的科学探测卫星。他表示,这些空间科学卫星正在开展工程研制,将在未来2至3年内陆续发射,有望在太阳爆发活动、时域天文学和日地关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年7月20日版 原地址:https://ie.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App/5b16573ae4b02a9fe2d558f9/AP60f6ad01e4b003a0f674de41?isshare=1&app=769bdba54ca5edca&contentType=0&isBjh=0)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