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前行、开创新局!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协第十五届济南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2月26日召开。肩负着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的光荣使命,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谱奋进篇章。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科创政策实际落实和柔性人才引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产业转型升级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济南市人大代表、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存峰在接受爱济南采访时说。
魏存峰介绍,目前市域人才总量不足,招才引智政策存在滞后性;科技创新项目落地制约因素多,缺乏合理引导;重要研发平台建设申报政策存在“一刀切”,不能“因企施策”;柔性人才引进政策不健全,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偏低,围绕“科创政策实际落实和柔性人才引进过程中的问题”他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指导,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督导和评估机制。依托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坚持服务下沉,建立干部“一对一”联系帮扶指导制度,提高科技政策的宣传度与执行度。同时,细化政策实施细则,公开责任部门、责任人、联系方式,并通过季度抽查、年度考察等方式纳入各区县科技创新考核。
二、拓宽引才渠道,进一步完善“柔性引进”政策,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济南市博士后创新项目作为我市博士后纵向课题的来源之一,可以向注重于工程开发和产业化的博士后倾斜。同时,在柔性引进人才方面,通过聘请咨询、讲学、技术合作、兼职、短期聘用、承担项目与课题研究等灵活方式“带土移植”,统筹解决好人才最关心的待遇落实、专利申报、产品设计、技术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敬才、爱才、惜才、惠才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要素保障,着力破解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实施的“痛点”“堵点”。对股权脉络清晰、创业背景纯粹的高新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可以适当允许穿透股权;大赛获奖落地前经全体创业人员同意,可添加1~2人并入创业团队,其股权共同计算。
四、做强平台支撑,构建高能级产学研融合重大创新平台。济南市有关部门应做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参与者、服务者、引导者,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研”与“产”脱节的突出问题,加快支持引导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打造集咨询、检索、申请、评估、审批、交易、投融资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权威性的产学研服务平台。特别是把握住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以产学研融合为载体,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五、精准统筹资源,促进创新要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原有请第三方机构评测、公平公正打分的基础上,给予周边区县适当倾斜(1-2个),促进政策的惠及面。同时,加强“一企一策”、精准施策,根据企事业单位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需求,提供雪中送炭式支持和服务,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确定重点,集中精力打好攻坚战。
引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2022.12.28版 原地址http://www.aijinan.com.cn/sharepage/content.html?id=985311&catid=3813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