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届“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同步开幕。本次活动旨在展现我国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工作已取得的成果与成效,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分析我国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高技术装备持续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与路径。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和生作了题为《核技术在文物保护和研究中的应用》大会主旨报告。报告分享了国际上基于大科学装置开展的文物研究案例以及中国散裂中子源和北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未来可能提供的研究手段,并围绕X射线荧光、CT成像技术、穆斯堡尔谱、缪子成像等其他核分析技术在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许琼做了题为《用于文物研究的X射线成像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报告,介绍高能所自主研发的X射线CT和X射线荧光成像设备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情况。
“制器为先——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展览为期三个月,集中展示我国近年来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与应用成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发的“智能移动式电子束辐照灭菌装置”和“自屏蔽电子束辐照空气灭菌装置”两台设备亮相装备展。“智能移动式电子束辐照灭菌装置” 由电子束发射系统,机械运动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组成,具有全向移动、精准定位、安全可靠等特点,能够原位对墓葬壁画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防治,辐照后壁画表面的微生物得到有效抑制,辐照前后,壁画颜料的色度、成分、形貌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自屏蔽电子束辐照空气灭菌装置”采用低能电子束源,配备合适的束下装置、空气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集成为一体化的自屏蔽装置,可在有人环境中使用,空气经过设备内的辐照窗口时,微生物被消杀,出口为洁净空气,抑制微生物传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物保护技术装备是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近年来积极将各类高能物理探测装置应用于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大力发展核分析技术考古,研发了多台核技术装备,如X射线CT、X射线荧光谱仪、辐照灭菌装置等,在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支撑了我国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陈和生院士作报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