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利用中子的特性作“探针”,科学家必须先得到和控制中子,而被称为“超级显微镜”的散裂中子源,正是这样一项重大科学装置,透过加速器提供的高能质子,轰击重金属靶而产生大量中子作科研之用。王循理进一步解释,散裂中子源为产生中子的源头,要进行探测,便要透过后期建设,于装置上面引出孔道,再在孔道上建立用于测量不同内容的先进谱仪。不过,每台中子源能建的谱仪数量有限,愈到后期愈难申请到建谱仪的机会,所以他希望香港能更积极及早参与其中,“争取到话语权。”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中科院院士陈和生曾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将来最多能建20台谱仪。王循理指,目前东莞的设备已有7台谱仪在设计、建设、调试中,近日广东省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的两台亦已在启动中,分别是可检测航天航空损伤、核电站损伤等的中子成像谱仪,以及一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下,按照香港用户需要建造的全球首批微小角谱仪,用于高分子材料、蛋白质、大分子结构等,有望突破现有谱仪的研究能力。
冀以港名建谱仪
新谱仪建设有望助香港科研发展,目前城大亦以技术支持角色与东莞理工学院合建多物理谱仪,计划可于2021年建成。王循理表示,现正和港大、中大、科大学者一起向研资局申请2,000万元资助,追加于城大参与的谱仪项目中,先占一份额,更希望未来获得特区政府积极支持,以香港名义建设谱仪。他强调,参与建设对比仅做一个“用户”,可令香港科学家与其他专家群体增加高水平合作交流,更有机会在未来科研发展“争取到话语权”。
他分享早年在美国散裂中子源建设时,加拿大就曾投资一台谱仪,而加拿大用户群体可以完全介入后期建设,后来美国高端工作有部分亦是加拿大科学家在做,而之所以能做,“是因为有投资,让他们获得一定比例的『机时』(使用机器的时间)。”
他指,虽然散裂中子源用户面向全球,“但使用权申请错过一次就要再等半年”,而当遇到发现新材料等热门题目时,争取到“机时”就更难上加难。
目前,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散裂中子源设备,一般会对外开放使用,但用户要提前递交申请报告,具备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才会获批使用仪器,而投资建设谱仪的单位通常会获得优先使用权。 ■香港文汇报记者 柴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