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学家投身研散裂中子源 「港校将成最大受益者」
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指示,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大力推动两地科研协作,香港与内地创科合作步入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发展是焦点。在科研基建层面,位于东莞的「国之重器」、专研物质微观结构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今年3月正式投入运作,当中亦有香港科学家身影。城市大学物理学系系主任王循理为中子源项目的高级顾问,他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香港科研水平于大湾区内领先,且港莞两地交通方便,港校将是散裂中子源的最大受益者。 ■香港文汇报记者 柴婧
作为中子散射技术专家,他亦正不遗余力为香港培养和引进更多相关人才,亦计划向特区政府申请投入逾亿元经费,让香港直接于散裂中子源建设专有谱仪,提升本港科研地位,同时造福整个大湾区科研发展。
在东莞的散裂中子源是全世界第四台同类型脉冲式研究设施,是中子散射(Neutron scattering)科研及业界发展的多学科平台,也是大湾区内最重大的科研基建。
4月下旬,香港立法会4个委员会破天荒考察大湾区,也特别获安排近距离深入了解这个「国之重器」。作为行程重点之一,议员们对设备未来可对香港带来的便利和机遇感到兴奋,又鼓励港人抓紧争取这一大湾区福利。
「南方光源」若成 莞将独步物研
自十多年前中国散裂中子源计划构思以来,当时仍于美国做研究的王循理已开始担任项目顾问,至2012年他加盟城大,成为本港学术界中子散射技术的先驱,对香港于有关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了然于胸。
他认为,东莞高校数目不多,而香港科研水平在区域内领先,来往港莞交通又很方便,「所以我常说,散裂中子源建在东莞最大的受益者是香港高校。」
他续说,东莞今年初首期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省亦考虑在散裂中子源周边规划建设一台先进光源设备「南方光源」,也可能建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认为如果各项目都能落实,「东莞便是(物理科研)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而香港也可能受惠更多。
王循理:应着重提升本地用户群
但王循理坦言,香港如要更好利用包括散裂中子源等区内大型科研基建的优势,便要处理「本地用户群体薄弱」问题,「要有效解决,一是引进高级科学家,另一则是加紧培养人才。」
所以自2014年起,王循理透过获裘槎基金会拨款资助的暑期课程,为香港科学家提供有关使用中子散射技术的培训,「我们已经办了两届,每次30名学员,其中10名来自香港高校,主要训练数据分析,因为在中子实验中,数据分析是个大问题。」
王循理提到,城大去年进行学系重组,包括开设香港首个材料科学及工程系,推动跨学科物料性质及结构研究,而其所处的物理系亦定下两个培养方针,一是着重理论和计算物理,二是着重高端实验,「这就是考虑到利用东莞的散裂中子源,配合香港实验地方少但国际化的特点,希望抓紧机遇。」
王循理又透露,有意向特区政府提交研究计划,争取香港以最直接的方式参与散裂中子源的研究,用1亿元至2亿元建设香港投资的谱仪,「如果香港能在散裂中子源建设世界领先的仪器,会造福于香港各个大学,得到散裂中子源的优先安排,香港科学家能自己再分配,对香港科学的上升有很大帮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