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JUNO)已于2024年11月底建成探测器主体,并于12月启动液体灌注,预计2025年8月正式运行。在此之前,以央视为主的众多媒体对该项目的广泛报道已引起公众的极大兴趣,众多读者热切期盼我们能够详尽介绍江门中微子实验。《现代物理知识》杂志携手JUNO项目组精心策划了这场《科学家面对面-中微子与JUNO》科普讲座活动,邀请到王贻芳院士担任主讲嘉宾,与JUNO的一线科学家们、工程师们共同分享江门中微子实验背后的科学故事。
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25年1月10日 13:30
地点:高能所主楼A214
活动流程:
主题讲座:由王贻芳院士(江门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项目经理)主讲,主题为“中微子与JUNO ”,时长50分钟,包含5分钟的提问环节。
专题分享环节:每份报告时长约为25分钟,并预留5分钟作为提问交流时间。
- JUNO中心探测器的设计和安装,衡月昆(JUNO项目副经理、中心探测器负责人)
- JUNO光电倍增管研制、测试及安装,秦中华(JUNO光电倍增管测试与防护系统负责人)
- JUNO 液闪的研制及灌装,俞伯祥(JUNO 液体闪烁体研制子系统协调人)
- JUNO基建工程的故事,阎良平(JUNO配套基建项目主管)
回溯到2008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建设阶段,高能所的科学家们就提出了江门中微子实验的计划。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于2012年成功发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后,中微子研究的下一个里程碑便是测定中微子的质量顺序。江门中微子实验于2013年立项启动,2015年开始土建工程,2021年底开始探测器安装,2024年12月18日开始液体灌注。预计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设施的运行寿命预计为30年。
JUNO中心探测器,是全球体积最大、能量分辨率最高的液体闪烁探测器,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内将灌注两万吨的液闪。为了实现对中微子质量顺序的高灵敏度测量,JUNO实验选址在距离阳江和台山核电站均53公里处的地下700米的山洞里,能量分辨率达到前所未有的3%。为此需要解决高量子效率的新型光电倍增管研制、高性能液体闪烁体研制、超大型高精度探测器设计与建造、超大跨度实验洞室等一系列技术上的国际难题。JUNO团队集智攻关、多措并举,成功攻克了全部技术难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