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所科技创新论坛(291)
报告题目: ATLAS实验发现希格斯粒子最主要衰变过程(Dominant Decay Channel of Higgs Particle Observed at ATLAS)
报告人:梁志均 副研究员
主持人: 李一鸣 副研究员
时间:7月18日10:00AM
地点: 物理楼B326会议室
报告简介:
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于7月9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HEP2018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公布了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首次发现了希格斯粒子的最主要的衰变过程——正反底夸克对衰变(H→bb),以及首次实验观测到W/Z玻色子伴随产生过程。高能所ATLAS组在此次新结果中作出关键贡献。
希格斯玻色子赋予基本粒子以质量,并可以衰变成不同粒子,这也正是希格斯玻色子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原因。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观察到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成光子对、W玻色子对、Z玻色子和τ轻子对等过程。这些已经观察到的衰变虽有重要意义,但其只占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中的不到30%。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有58%是由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成一对底夸克,也是希格斯玻色子最频繁发生的衰变过程,观察到这一衰变过程将填补对希格斯粒子认知的一大空白,并将进一步证实解释夸克质量的希格斯机制。
报告将介绍ATLAS实验的最新结果的物理意义和影响,新结果发现的过程以及高能所组的贡献。
报告人简介:
梁志均副研究员于2011年在中山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5年期间曾分别在英国牛津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任职博士后,从事ATLAS实验的数据分析与下一代硅径迹探测器的研发工作,并曾于2012-2013年担任ATLAS合作组的电弱物理组召集人(electroweak convener),主导了ATLAS实验多个电弱物理的研究工作。2016年回国后从事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 上的ATLAS实验以及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 (CEPC) 的研究工作。
高能所科研计划处、党政联合办、教育处
2018年7月10日
附件下载: